淮安市文通中学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升旗仪式
来源: | 发布:宣传中心 | 发布时间: 2022-12-12 | 93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2022年12月12日上午,淮安市文通中学举行国家公祭日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聚操场,注视国旗冉冉升起,在悼念死难者的同时,更是传递出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此次升旗仪式邀请校德育处副主任、心理咨询室曹军老师做国旗下讲话《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本期微信,与您全文分享。

各位老师、同学:

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

同学们,明天12月13日就是我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历史追溯到1937的12月13日,那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隐隐作痛,不断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杀戮,他们用最肮脏的双手,在长达40天的日子里揉碎了30万中国人民鲜活的生命。民族落后,便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从南京大屠杀里学到的最惨痛教训。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个城池的灭顶之灾,而是一个民族的浩劫,它是中华民族无法忘却的伤痛,没有可以被忽略的历史现场,更没有可以被任意挥洒的另类说辞。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是对深重灾难的深刻牢记,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是对人类和平立场的坚定表达。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在历史敬畏中,朝着一个向好的目标,扬帆起航。

纵观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抗日战争,一次又一次的创伤让不知多少中华儿女血洒战场,献出生命,只为祖国那岌岌可危的尊严。抗日战争成为我国痛苦的历史回忆,把仇恨和耻辱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得一文不值。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中国人心中最希冀的梦变成一片灰烬。这是中华民族伤痕累累的过去,这些伤痛虽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但这些历史不容忘却。正是这些苦痛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斗争,也正是这些苦痛铸就了百折不挠的新中国,使之能够以坚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生活于这个和平安定的社会里,心中更应常感怀先烈的付出,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难能可贵,在懂得珍惜的同时更应加倍努力。

列宁先生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承受苦难的个体,需要放下悲情、走出痛苦,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能放下。只有始终铭记灾难,在磨砺中不断前行,才能让生者梦想起飞,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是否能充满敬佩,嘹亮地唱响国歌?在国歌中重温历史,在国歌中找到民族的不屈和向前迈进的力量。

同学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肩膀上担负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把我们的使命牢牢地与祖国命运相连,拒绝享受和慵懒,告别颓废与荒唐;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像大树一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增光,为国旗添彩!

最后,请允许我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上的8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话——“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校园聚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