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研学基地风景
新媒体让研学旅行更优质!
重要通知:
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探究
来源:研学旅行网 | 作者:宣传中心 | 发布时间: 2022-05-10 | 14544 次浏览 | 分享到:
非遗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延续着民族的生命记忆、蕴藏着民族文化根源,在情感、思想、文化层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统节日、戏剧、评书、武术等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民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的无形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是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情感表达与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强化、文化强国战略持续推进之际,学校作为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自觉且积极承担起非遗保护、传承的重担,不断优化教育形式、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理念,实现非遗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持续发挥非遗的育人价值。细究学校教育形式、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研学旅行无疑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要求和目的联系最为密切,是学校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形式与方法。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的重要性

非遗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延续着民族的生命记忆、蕴藏着民族文化根源,在情感、思想、文化层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既可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可发挥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

从非遗保护与传承层面来看,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让学生于真实的非遗生态环境中、于专业的活动场地中、于丰富的实物资料中,系统直观地了解、认识非遗,并在深刻认识非遗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领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加强自身对非遗等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唤醒保护、传承非遗等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非遗的育人价值来看,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以开拓素质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生可在传统戏剧、版画的鉴赏中,领略多样的色彩搭配技巧、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在剪纸、刺绣、年画等非遗的创作中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开阔眼界;可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助推高质量、好口碑课程的开发,继而提升传统文化的日常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传统戏曲、民间手工技艺、传统舞蹈等非遗研学项目的成立与落实,既可丰富扩展研学种类、研学内容,又可让人文底蕴深厚的非遗参与校内校外教育,让学生于理论教学中掌握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于实践教学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从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来看,非遗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以往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总是拘囿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单一枯燥,更不论教学效果,而非遗项目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了课堂和校园,转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可推动科学育人体系的构建。与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不同,非遗项目研学旅行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达到综合育人目标的规范化课程,有着明确的课程目标、专业的课程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系统的教学过程、科学的课程评价,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育人体系的构建更具推动性。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的创新探索

非遗发展至今,其背后的事迹我们已无法经历,但非遗中的历史文化、精神特质、价值观念、高超技艺应得到延续。同理,研学旅行进行至今,其来龙去脉、隐性弊端我们不甚清楚,但其教学价值应得到肯定和续用。如何运用非遗促进研学旅行的开展、发挥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运用研学旅行保护、传承非遗以及激发非遗的文化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从非遗项目成立状况和研学旅行具体进展综合考量,认为可从两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一方面以多样非遗项目拓展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在对中医针灸、书法、京剧、皮影等传统文化进行多年探究、整理之后,政府、社会、传承人等都做了大量工作,申请、成立大量的非遗项目,其中既包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安徽宣纸、书法、篆刻等在内的制作类非遗项目,也包括朝鲜族农乐舞、贵州侗族大歌、山东大秧歌在内的演艺类非遗项目。其类别多样、数量丰富,在世界非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前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仅仅围绕特定地域非遗项目开展研学,其他相关的知识则要学生自己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或者在老师随机的话语中获取,这显然具有局限性。学校可利用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相比局限于特定地域、特定类别的非遗研学旅行课程更具趣味性和选择性,继而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研学旅行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是突出非遗在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推动下,在学者、教学人员、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已做出一定的尝试,也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应。但非遗与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的融合还明显有需要改进之处,即仍然沿用校园课堂“纯理论”讲述的教学方法,教学者单调地讲述非遗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操作方法,学生枯燥地听老师讲,直接影响了非遗纳入教学体系目的的实现。因此,当前应以突破教学障碍、解决融合问题为原则,重视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教学,如让学生观摩非遗传承者制作或演奏非遗的过程,让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参与非遗制作或演奏过程,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非遗的精神特质、深厚情感,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理论知识。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

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非遗项目虽然丰富多样,但多数参与研学旅行的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非遗知识体系,且我国非遗分布范围较广、分布地方较分散,这对教师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并将其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相匹配造成了一定困扰,还易造成非遗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对此,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首先,教师在选择非遗项目时,应尽可能选择就近的、与研学旅行内容相关的项目,例如山东的研学旅行内容与戏剧有关,就可选择吕剧、山东快书之类的非遗项目。当然,如果经费足够、学校允许,也可以选择一些距离较远、适配度较强的非遗项目,以避免研学内容的单薄。其次,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研学的教学者,避免固有教师因不懂非遗知识造成非遗与研学内容脱节的现象,且非遗传承人承担教学任务,可将理论性知识讲得更加透彻,将实践操作演绎得更加顺畅自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非遗的基本内涵、固有特色。再次,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非遗研学中,让参与非遗研学的人与非遗项目主办方、管理方、非遗传承人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在线解惑,避免教师的片面式讲解,优化研学体验。参与非遗研学的人还可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启发,以文字或视频形式发送到网络中,以获取多样的观点、开拓自身视野,推动非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提高非遗研学的影响力。最后,教师要深度挖掘非遗育人价值与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契合度,敢于突破传统文化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的束缚,从分散的非遗项目中汲取适合推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的内容,从教育功能明显的研学旅行中获取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实现非遗与研学旅行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