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 研学游基地
2013年政策首次提出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4年4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 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2014年8月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 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2015年比较与2009年的国发41号文、2012年的国发31号文,本次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有新突破。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 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注意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开展。 2
3
4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5
2016年十一部委正式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做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 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井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2017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正式官方公示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招考改革的推动下,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的青睐,成为教育与旅游的跨界新宠。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厅函〔2018〕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45号)精神。 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拟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377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等26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6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日
7
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8
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 地或营地”名单》
9
教育部公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10
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研学旅行指导 师(中小学)专业标准》